更新日期:2021-11-30
前言 | 第一部分 澳氹跨海桥樑概况 |
第二部分 跨海桥梁的监测和维修保养概况 | 第三部分 跨海桥樑相关监测报告下载 |
澳门半岛与氹仔岛之间,目前有三座跨海桥樑,按落成启用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嘉乐庇总督大桥、友谊大桥及西湾大桥。
在嘉乐庇总督大桥落成启用之前,澳门与离岛间的交通只能依赖船只,而随着大桥的启用,不仅交通时间大大缩减,增加居民生活往来之便利,还对离岛经济民生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见证澳门社会的繁荣进步。
现在,三座跨海大桥不仅是连结澳门半岛和离岛的重要交通动脉,也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标志性建筑。
随着离岛社区快速发展及车辆增加,三座跨海大桥的使用日益繁重,因此,定期对三座大桥作专业性维修保养,并利用仪器等作检验及监测,是土地工务运输局其中一项重要工作。
“澳氹跨海桥樑专题网”提供现有三座澳氹跨海桥樑的基本资料,并于每季度更新有关监测数据,以便公众知悉。
1970年6月动工兴建,1974年10月正式通车。大桥全长2,569.8米,宽9.2米,双向双线行车,两旁设有人行道,是目前澳门唯一可以容许行人步行通过的跨海桥樑。
大桥中段突起成三角弧形,最高处距离海平面35米。落成时,曾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桥樑。此大桥的外型也作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的元素之一。
1990年6月动工,1994年4月开放通车。大桥属钢索斜拉吊桥,以柱樑及混凝土建成,呈波浪形。全长4,700米,包括800米的高架引桥;桥宽18米,四线双向行车,两旁设有路肩,中间设有分隔防撞栏。
大桥中段有两处桥拱,桥面最高处距离海平面37米,大桥南面及北面的引桥属预应力简支樑结构。友谊大桥在功能上连结了海陆空三大口岸。
2002年10月动工,2005年1月开通。大桥有两个竖琴斜拉式M字型的桥塔,全长约2,200米,宽度28米,是世界上少有的双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樑之一。
西湾大桥曾获多个设计奖项,其最大设计特色为两个85米高的双拱门设计桥塔代表澳门葡文首个字母“M”、罗马数字“III”及阿拉伯数字“3”,比喻此桥是第三条澳氹大桥。桥墩外观呈弧形,以寓意两片莲花花瓣。
桥面双向六车道,大桥下层有行车通道供颱风期间通行,亦预留了轻轨位置。
嘉乐庇总督大桥、友谊大桥及西湾大桥是澳门半岛与氹仔之间的陆路连接通道,特区政府一直以来都对三座跨海大桥进行恆常的监测工作及定期的维修保养,以保持结构安全及外观状况良好。
特区政府委托澳门土木工程实验室及其他专业桥樑监测机构恆常地对澳门三座跨海大桥进行常规监测及目视检测,定期提交相关报告书及建议。政府根据报告书建议作出分析,对大桥实施适当的保养维修,亦会制定紧急维修项目工程的年度计划,于发生交通意外导致大桥设备损毁时可进行紧急维修,以确保大桥保持良好使用条件。
政府委托土木工程实验室对嘉乐庇总督大桥进行恆常监测和持续检验,在大桥上设置仪器,每年进行多次检测。按照大桥的设计及状况制定相应的检测项目,包括:桥面座标、桩帽座标、桥樑线形测量;伸缩缝移动量;桥面伸缩缝相对宽度监测;桥面相对倾角监测等。
为确保大桥的安全使用条件,政府根据大桥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掌握大桥结构状况并展开保养维修,以确保桥樑的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自1974年至今,大约每隔10年会进行一次较全面的维修工程,最近一次为全面更换两侧护栏,以加强安全及延长大桥之使用寿命,而每年皆进行定期的小规模路面及伸缩缝的维修保养等工作。
过去,政府一直委托专业桥樑监测机构对友谊大桥进行恆常监测和持续检验,要求在大桥上设置仪器,并每年进行多次检测。检测工作按照大桥的设计及状况制定相应的检测项目,例如:桥面座标、桩帽座标、桥樑线形测量;伸缩缝移动量;桥面伸缩缝相对宽度监测;桥面相对倾角监测;箱樑施工缝相对宽度监测;拉索的拉应力;索塔倾角变化;桥塔相对倾角监测等。
友谊大桥最近引入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每日24小时监测大桥结构状况,确保大桥结构安全。主要项目内容包括环境风荷载、环境温湿度、地震与船舶撞击、樑线形(挠度)、支座位移、伸缩缝移动量、结构温度、结构应力和斜拉索索力等。该系统为大桥在恶劣天气(颱风)前后结构状态的评定提供资料参考,尤其在颱风后大桥的结构是否回復原状以及桥樑是否处于安全状况给予重要的参考依据。
为确保大桥的安全使用条件,政府根据大桥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掌握大桥结构状况并展开保养维修,以确保桥樑的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自1994年友谊大桥通车至2000年间,主要进行一些恆常的路面维修工作。其后为确保大桥的结构安全,土地工务运输局开始持续进行了一些大型维修保养工作。随着友谊大桥的使用年期增加,在监测的过程中发现大桥出现了耗损,于是在2011年开始,分期分段对大桥桥拱的大樑及支承底座进行维修工程。为维持大桥正常通车,局方採用“同步升起系统”(Synchronized Lifting System)的电脑控制系统,接驳多台“千斤顶”,同时升起6组纵向预应力大樑及桥面,进行维修工程。将逾1,000吨重的大樑及桥面升高3毫米,让工作人员于桥下进行维修,期间驾车者如常在大桥桥面行驶,而不会感觉到任何变化。
现阶段进行中的维修工程自2015年开展,预计将于2021年中竣工。配合是次友谊大桥的结构维修工程,土地工务运输局也同步进行包括大桥栏河扶手及女儿墙的油漆翻新,以及更换和迁移电箱、维修大桥南面损毁的护桥栏等一系列配套的保养维修及更新工程。
过去,政府一直委托专业桥樑监测机构对西湾大桥进行恆常监测和持续检验,要求在大桥上设置仪器,并每年进行多次检测,包括检查大桥的上部、下部及基础结构、桩墩、支承、海上防撞护栏、桥塔、伸缩缝、排水设施、沥青磨损层及栏河的油漆等进行外观检测,以及监测仪器的检测包括斜拉索监测、主桥及匝道线形监测、桥樑墩台高程监测、主桥及匝道所有伸缩缝位移量监测。
近年引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根据原设计资料建立西湾大桥数值模拟分析模型,制定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安装如结构应力、应变、振动、风力等各类感测器和採集设备,并建立自动化监测、存储及预警评估系统,对大桥的结构状况做出评估,以便即时获取大桥在运营期间的工作状态及力学反应,及时对其安全性能作出有效的评估及预警。
由于西湾大桥目前结构状况良好,日常进行的只有一些如修补桥面坑洞,维修被交通意外损毁的护栏和维修更换伸缩缝铁板等养护工作,暂时并未有需要作大型的结构维修。
通过对各大桥的监测(友谊大桥及西湾大桥採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嘉乐庇总督大桥则于2020年开始採用),均显示各大桥处于结构稳定及安全使用的状态,详情请查阅相关数据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