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逐步构建无障碍及便捷步行环境的施政目标,特区政府正落实多项完善步行网络工程,透过优化现有行人过路设施、新建立体步行系统以连贯不同街区及主要道路,缩短步行距离和节省时间,鼓励市民多步行和绿色出行。
环松山步行系统主体工程动工
其中,环松山步行系统设计连建造工程已开展现场施工。工程于松山开闢一条行人隧道,贯穿松山南北两端,连接新口岸区与高士德大马路一带。行人隧道施工主要由南向北推进,目前北端洞口位置正作前期工程,拆卸现时二龙喉公园环境资讯中心及平整场地。隧道南洞口罗理基博士大马路侧山坡正进行平整及加固,以便机械进场钻挖,并按指引进行山坡植物的迁移及保护。
工程期间将採取多项措施减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隧道北端因靠近学校与民居,在开凿时会採取措施减低施工噪音、设置全阻隔施工围板及隔音屏、并透过工地洒水避免扬起尘土;同时根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的要求,亦会定期对工程范围周边作监测,包括空气、噪音、水质与动植物生态等。
隧道内设自动步行设施
整个环松山步行系统工程由行人隧道、天桥及升降机等设施组成。其中,行人隧道出入口一端位于罗理基博士大马路现有油站对面,另一端位于现时二龙喉公园环境资讯中心位置。建成后,步行距离将可由目前绕行松山的约1100米,缩短至约400米。行人隧道内设有自动步行系统及垂直升降机,后者可通往松山上的地厘古工程师马路/松山马路;隧道于罗理基博士大马路端出口,将同时兴建两组行人天桥跨越罗理基博士大马路,一组连接至马六甲街,另一组连接至回力与皇家金堡酒店之间的行人路上,可通往港澳码头。整个步行系统均设有无障碍通行设施,工程并一併优化罗理基博士大马路至水塘马路一带行人过路环境。
环松山步行系统建造工程完成后,将贯通松山、连接高士德大马路一带与新口岸区周边的步行系统,以及完善区内步行环境、串连周边公共设施和休闲空间,配合特区政府陆路整体交通运输政策。
项目陆续完成鼓励绿色出行
土地工务运输局近年完成多项完善步行网络工程,期望透过升降机或扶手电梯解决地势高差问题、优化现有行人过路设施,并藉新建立体步行系统改善及美化周边公共空间、连贯不同街区及主要道路,缩短步行距离和节省时间,鼓励市民多步行和绿色出行。现时已完成的项目包括澳门半岛中区的山边街美化及新口岸和松山行人通道计划、愕街自动扶梯系统、苏亚利斯博士大马路行人天桥、东望洋街行人天桥及南方大厦旁行人天桥升降机工程;氹仔湖畔花园至龙环葡韵步行径工程、小潭山观景台改造工程、嘉乐庇总督马路行人路优化工程等。正在开展的项目除环松山步行系统工程外,还包括基马拉斯大马路空中走廊、徐日昇寅公马路行人路优化工程,以及黑沙环三角花园行人天桥设施改善工程等。